吉林市人民政府

一、2017年工作回顧



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的轉承破局之年,也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年初以來,我們經歷瞭很不平凡的一段歷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巨大挑戰,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侵襲以及各類突發事件的嚴峻考驗,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團結凝聚各方力量,因勢而謀、蓄勢而發、乘勢而上,較好地完成瞭區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邁出瞭率先實現新一輪振興的堅實步伐。



——經濟運行保持合理區間。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夯實經濟數據。預計到年末,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38.5億元,增長5.3%;全面實施“營改增”後,剔除一次性收入因素影響,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6.45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5%;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150.6億元,增長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34億元,增長5.5%。



——結構調整取得初步成效。三次產業比重優化為3.7:17.5:78.8。服務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主引擎作用進一步凸顯,三產增加值實現266.8億元,對經濟發展貢獻率達到94%;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上升到44.5%,提高19.5個百分點;農業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0%,在遭受洪災的情況下,一產增加值實現12.47億元,增長4%,糧食產量達到23.7萬噸。



——發展新動能加快集聚。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廣泛開展,經濟發展活力日益增強。全年新登記註冊企業1308戶,個體工商戶6810戶,分別增長36.1%和28.1%;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到30戶,產值實現68億元;全區“四上”企業發展到241戶。大荒地淘寶村建設有序推進,區內首傢院士工作站建成並通過驗收,我區被評為全國創新創業(雙創)百強區。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堅持將新增可用財力的80%用於民生社會事業,九大類47件民生實事圓滿完成。預計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170元和12960元,增幅均高於經濟發展增速。脫貧攻堅力度持續加大,省級貧困村前衛村實現脫貧退出,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下降至84戶194人。



——抗洪救災奪取重大勝利。今年我區遭遇瞭“7.13”“7.19”特大洪水襲擊,受災范圍之大、損失之重前所未有,經濟損失達3.52億元。洪水面前,全區上下勠力同心、眾志成城,轉移安置受災群眾3.13萬人次,募集救災款物1000餘萬元。積極開展災後重建,修復重建橋梁4座、涵洞27道、道路4.6公裡、水利設施49處,修繕受損房屋220戶,95戶受災群眾搬入新居。

靜電排油煙機

在抗洪救災過程中,我們用理想和信念凝聚力量,用真情和關愛相互溫暖,用拼搏和奉獻共同擔當,充分彰顯瞭偉大的抗洪精神和強大的昌邑力量!在此,我謹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在抗洪搶險和災後重建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廣大幹部群眾、武警消防官兵以及工程建設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昌邑抗洪救災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一年,困難比預料的多,結果比預期的好。我們面對的是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外部環境,結構性問題突出、風險隱患顯現、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困難,面對的是改革進入攻堅期、利益關系深刻調整、影響社會穩定因素增多的復雜局面。在困難和壓力面前,這份成績單的確來之不易,它凝聚著全區上下的心血和汗水,更加堅定瞭我們砥礪前行的決心和信心。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瞭以下工作。



(一)突出投資拉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堅持以“三抓”行動為引領,全力實施新一輪項目建設與招商引資攻堅,強化政策支撐、機制創新、環境優化和隊伍建設,著力破解制約投資增長的重點難點問題,鎖定珠三角、長三角等重點區域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投資拉動成效顯著。制定出臺瞭《吉林市昌邑區招商引資政策》,全面推行項目審批並聯容缺機制。東市場商業改造升級、有機菌光互補等45個項目實現簽約,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18.32億元。全年完成征收4.5萬平方米。恒大濱江左岸、正大國際醫院等65個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中國北方農業博物館、綠地中央廣場等40個項目年內竣工,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2.5億元。



(二)加快轉型升級,產業層次穩固提升



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逐步完善。中草藥、平歐榛子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546公頃,累計完成土地流轉9500公頃、清收還林3611公頃,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到934戶,規模化養殖場突破18傢,成功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單位;工業經濟扭轉下滑局面。民營規模工業實現產值146億元,占規模工業比重達到95.6%。吉語包裝、宏達服飾等6戶企業實現晉檔升級。促成左傢特研藥業等7戶企業產需配套,全年幫助中小企業協調信貸支持8億元,上爭省級工業發展引導資金200萬元;服務業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啟動金融集聚區總部建設,萬達廣場、金茂翡翠假日酒店等項目投入運營。特色旅遊業蓬勃發展,成功承辦第二屆中國?吉林國際冰雪旅遊產業博覽會暨第二十三屆國際霧凇冰雪節,全年各景區接待遊客18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8億元,再創新高。



(三)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活力有效釋放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動態調整權責清單86項,規范行政許可事項89項,初步梳理需求端證明事項22項。公車改革全面完成,減少公車106輛,降低開支206.92萬元,節支率12.35%。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健全財政資金撥付管理等相關制度,財政審批更加規范。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有序開展,行政村清產核資全面啟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紮實推進,完成土地確權實測面積50萬畝。社會管理實現創新突破,昌邑區智慧城市綜合治理平臺建設步伐加快,綠地?築石紅社區管理創新模式全面推廣,第十屆社區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商事制度、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等各項改革任務同步推進。



(四)統籌城鄉發展,區域魅力日益彰顯



突出城鄉人居環境改善,著力推動特色小(城)鎮建設,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投入1.4億元,建設完成松花江沿江左岸慢行系統,維修改造老舊小區13個、支路巷路14條。拆除吉炭、和平花園等小區違建1560餘處,清理占道經營、亂貼亂畫等城市頑疾2.6萬處。紮實開展“六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安裝路燈350盞,綠化公路504公裡,改造農村危房90戶,農村廁所1460戶,打造喬屯、大官地等重點村20個,大荒地村榮獲中國美麗鄉村百佳范例。高標準編制左傢鎮、土城子鄉、兩傢子鄉總體規劃。兩傢子鄉雲朗林農旅遊觀光項目完成立項批復;土城子霧凇冰雪旅遊小鎮等特色小鎮項目前期工作紮實開展;左傢北藥/健康小鎮開發項目框架協議簽訂完成,進入實質推進階段。孤店子鎮、樺皮廠鎮獲批省級首批特色小鎮。



(五)加強綜合治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深入推進環境保護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建設,紮實開展大氣、水等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區域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積極落實河長制,啟動編制“一河一策”保護規劃,明確各級河長176人。及時妥善辦理中央環保督查組轉辦案件135件。集中開展醫療機構、露天燒烤、秸稈禁燒等11項環境保護專項整治行動。投入1800餘萬元,在全市率先建設城鄉一體化垃圾集中收運項目,解決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難題。奉士河、小沙河整治,秸稈綜合利用等一批重點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正式實施。強化基層環保隊伍建設,聘用生態環境監督員151人。加強環境執法,全年立案處罰42起,關停環境違法企業4戶。



(六)優化公共服務,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深入實施“陽光行動”,中考成績創歷史新高。薄弱校改造工作紮實開展,維修改造校園校舍6萬平方米。虹園學校建設和逸文中學中考體育測試場改造有序推進。代表吉林省高質量通過國傢教育教學質量監測;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初見成效,分級診療體系逐步建立,基本藥物和新農合保障制度全面落實。疾病防控和慢性病管理更加規范,基礎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穩步提高。嚴厲打擊“兩非”行為,人口服務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組織群眾性文體活動200餘場次,參與群眾3萬餘人次,圓滿完成吉馬賽事相關工作。《昌邑區年鑒》(2017)總纂工作告竣。



(七)傾力改善民生廚房油煙處理,發展成果普惠共享



積極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開發城鎮就業崗位2.1萬個,新增就業1.58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34萬人次;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全民參保登記入戶調查工作全面完成。嚴格按標施保,落實低保漸退政策,統籌發放救助金1.3億元;紮實推進“社會化+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啟動13個居傢養老服務先進試點社區建設,新增民辦養老機構服務床位375張,依法取締民宅養老機構10傢;實施安居工程,改造棚戶區2.1萬平方米,分配保障性住房869套,發放廉租住房補貼432.5萬元;實施道路暢通工程,改建農村公路10.1公裡,新建、改建橋梁7座。



(八)有效防控風險,社會環境和諧穩定



積極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生產、消防、交通、食品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大檢查,有效處置安全隱患536處,順利通過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大檢查綜合督查,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組織開展嚴打整治專項行動,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381起,破案率提升21.2%,治安防范能力進一步提高。不斷提升應急突發事件處置能力,修訂應急預案34項,妥善處置瞭松江花園燃氣爆燃等突發事件。堅持“事要解決”工作導向,全力排查化解社會矛盾,妥善解決瞭一批信訪問題,為全國“兩會”、“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十九大”等重要會議勝利召開營造瞭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九)依法履職盡責,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持續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年初確定的38項任務全部完成。“七五”普法紮實開展,各級各類人民調解組織全面設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強化行政執法監督,規范執法行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初見成效。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優化完善“互聯網+政務”統一受理審批服務,辦理行政審批1965件,辦結時限整體壓縮90%,政務效能顯著提高。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辦理建議、提案88件,面復率和滿意率達到100%。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之以恒落實八項規定,作風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



此外,人民武裝、審計、民族、宗教、外事、老齡、殘聯、人防、雙擁等方面工作均取得較好成績,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瞭積極貢獻。



各位代表、各位委員,過去的一年,在困難和復雜的形勢面前,我們始終保持政治定力,堅決執行區委決策、人大決議,不講條件,不折不扣,不遺餘力,一心一意謀發展;堅持高標定位,自我加壓,提振信心,主動作為,匯聚換道超越的強大動能;突出改革創新,勇於負責,敢於亮劍,善於破難,完善體制機制,沖破要素瓶頸制約;牢記執政為民,善謀富民之策,大興利民之舉,恪守安民之責,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持續改進作風,依法行政,務實勤政,廉潔從政,以風清氣正造福於民,取得瞭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科學決策,得益於人大、政協的有效監督、大力支持,得益於全區人民勠力同心、紮實苦幹。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60萬人民,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群眾,向駐區部隊、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昌邑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中小企業發展缺乏活力,龍頭企業拉動作用不強,經濟增速放緩;二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無法彌補工業骨幹企業搬遷帶來的影響,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尚需加快;三是項目建設支撐能力不強,儲備數量不足,新建項目不多,部分項目推進速度不快,缺乏具有區域影響力的重大項目;四是財政增收趨緩與剛性支出上升之間矛盾突出,環境治理等民生需求還未能較好地得到滿足,與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距離;五是政府系統作風建設存在不足,創新能力和工作效率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8年工作任務



2018年是深入實施“十三五”規劃、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一年。今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和區委十五屆三次全會的總體部署,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戰略機遇,突出問題導向,加快“轉”的步伐,創新“改”的思路,抓好“統”的路徑,加大“治”的力度,築牢“穩”的基礎,深入推進“五區”和法治政府建設,以建設促發展,以發展帶增收,以增收惠民生,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走出一條具有昌邑特色的振興發展新路。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3%,規模工業總產值保持正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5%。



按照上述目標要求,我們將著重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更加註重質量效益。我們要正確處理發展速度與轉型升級的關系,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沒有水分、實實在在的發展。今年提出6%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面對“新時代”發展要求的科學抉擇,也同“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要堅持以提升經濟質量為目標,推動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二是更加註重創新驅動。我們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堅定不移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靜電機保養快引進和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切實把發展基點建立在創新之上,增強區域經濟增長活力,積蓄持續增長的強大動能。



三是更加註重綠色發展。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更大力度推進綠色變革,更大力度推進綠色惠民,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幹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讓人民群眾切實找到“幸福的靠山”。



四是更加註重以民為本。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最大力度匯聚民智、最大限度激發民力、最大程度保障民生。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更加註重社會公平正義,兜實兜牢民生底線。要努力增強發展的民生底色,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五是更加註重持續發展。我們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夯實發展基礎、補齊發展短板、放大自身優勢上來。保持戰略和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不提超越發展階段的目標,不求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多幹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實事。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項目為重,促進投資量質雙提升。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主攻方向,不斷增強發展後勁。



高處著眼謀項目。充分利用新一輪東北振興、鄉村振興、哈達灣區域搬遷改造等戰略機遇,有效利用區域發展空間,謀劃佈局金融服務、休閑旅遊、現代物流、醫療器械等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50個,為“五區”建設提供強力支撐。對接國傢13大類工程包和全市“6411”產業體系,不斷完善充實項目儲備庫,實行動態管理、滾動調度,形成良性的“新陳代謝”。



高標定位引項目。依托政策窪地優勢,深入探索市場化、專業化招商模式,堅定不移推進產業招商、委托招商、駐點招商和以商招商,以更加開放的視野走出去,用更加務實的服務請進來,不斷提升項目落地率。全年計劃簽約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45個以上,力爭到位資金120億元以上,建成投產項目22個。牢固樹立安商理念,優化跟蹤服務機制,開展幫難解困、駐企服務,讓企業傢紮根昌邑、融入昌邑、共享昌邑!



高效務實建項目。按照投資強度、稅收額度、環保程度、科技高度、鏈條長度、時間限度的標準,科學編制項目建設工作指導性計劃,進一步強化項目管理,改善投資結構,提高項目建設總體質量。不斷健全完善項目服務機制,著力破解項目審批、貸款融資、土地供應、施工組織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保障項目建設快速推進。計劃完成征收5.67萬平方米,建設投資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55個,總投資347億元,當年計劃投資113.7億元。



(二)堅持品質為先,著力繁榮發展服務業。深化服務業供給側改革,加速推進傳統生活性服務業轉型升級,補齊生產性服務業短板,做強特色品牌,不斷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業。加快東市商圈提升改造、賽格電子廣場建設步伐,激發“百年東市”活力。扶持萬達等新商圈發展壯大,優化域內專業市場佈局,做強統泰物華、蘭天五金等專業市場品牌,推進新老商圈並存共榮發展。支持企業創新營銷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大型零售企業開辦網上商城,促進線上交易與線下交易融合互動。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有效利用哈達灣區域搬遷改造釋放的發展空間,以“萬達—金地”為起步區,加快現代服務業核心區和吉林昌邑金融集聚區建設。全力推動金融總部大廈建設進程,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加速引進域外金融、類金融及金融服務機構入駐。圍繞冀東水泥工業舊址,推動建設文化與商業融合、金融與“雙創”支撐、開發與保護並重的“雙創”文化街區。依托哈達灣經濟開發區區位優勢,重點培育引進現代物流龍頭企業,加快龍峰商貿現代化藥業物流園區等項目進程,推進現代物流業集中集約發展。



突出發展特色旅遊業。加快長吉北線旅遊帶建設,將獨有的資源優勢與旅遊需求有機結合,推進極地海洋冰雪世界、霧凇島區域旅遊開發等重點項目建設進程,同時規范引導溫泉企業依法經營壯大。深度挖掘旅遊文化內涵,突出薩滿、鷹獵等特色文化,著重講好昌邑故事,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打響“特色農業觀光”“溫泉+霧凇”“健康養生”等品牌,力爭旅遊綜合收入突破90億元。



(三)堅持轉型為首,培育工業增效新動能。堅持以提質增效為目標,強化科技創新,優化涉企服務,加快打造昌邑工業升級版。



優化服務穩運行。堅持以保生產、拓市場、增利潤為原則,加強要素保障和監測預警,重點跟蹤71戶規模工業企業運行情況,開展更加精準的產需銜接、銀企對接服務,引導企業優化產品結構、升級營銷模式、提高產銷能力。積極落實《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若幹政策措施》,加大對民營企業扶持力度,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加快推進實體經濟振興。鼓勵推動老爺嶺農業、納斯福食品等特色地產品企業進軍電商領域,年內線上營業收入突破1.5億元。充分發揮“種子基金”、“助保金池”等融資平臺作用,力爭全年為中小企業協調融資8.5億元。



科技創新提質量。加大技術改造、產學研合作力度,大力發展都市型工業,努力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雙嘉能源、達興鋁業、天宇科技等重點企業技改項目建設,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重點推廣築工體育可移動裝配式運動場館項目市場化應用。推進瀧鑫電氣產品實施技術升級,支持企業競標印度及中非國傢電網配套工程。引導幫扶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推動傳統粗加工產業邁向中高端,年內力爭組織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5項以上。



重點培育促發展。深入實施“中小微企業成長計劃”,集中優質要素支持企業發展,將生產運行良好的中小微企業納入擬入規企業名單予以重點扶持,計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戶。引導企業建立現代化管理制度,支持北工集團等5戶企業加快完善公司化、集團化管理。大力引進培育無污染、高附加值的都市工業項目,加快推進龍德集團“醫藥大健康產業園”建設。推動東福米業“新三板”掛牌進程。



(四)堅持農業為基,建設幸福秀美新農村。按照產業



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切實解決好三農問題,促進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以點帶面發展現代農業。以爭創國傢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目標,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示范區支撐引領作用,鞏固無疫區建設成果,加快良種良法推廣應用步伐,穩步提升農業全程生產機械化水平,助推農業發展轉型升級。全年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1個,建設現代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4個,新增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15個,農機化水平達到82%,糧食產量穩定在26萬噸。



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職業農民,適度優化種養結構,建立健全農產品供應體系,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不斷提升規模化發展水平。全年調增中草藥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65公頃,流轉土地500公頃,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傢,傢庭農場5傢,市級龍頭企業1戶。鞏固清收還林成果,不斷發展壯大林下經濟。完成清收還林750畝,新建紅松經濟林基地100公頃。



以人為本建設美麗鄉村。以鄉(鎮)村聯動、村屯連片,中心村和交通主幹道沿線村屯整治為重點,按照“一村一規、一村一韻、一路一景”標準,高質量推進示范片和鄉(鎮)駐地建設。加快完善垃圾收運體系,逐步實現全區垃圾集中清運全覆蓋。穩步改善人居環境,改造鄉村道路20公裡,農村廁所1000個、危房40戶、綠化村屯道路50公裡、整治河道50公裡。全年打造重點片區5個,新增省級美麗鄉村1個。



(五)堅持特色為核,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把城市建設管理與特色小城鎮發展有機融合,以戰略眼光規劃城鎮、以精品意識建設城鎮、以現代理念管理城鎮,促進城鄉協同發展。



建設精品宜居城區。積極探索城市建管新思路,以重點工程建設帶動基礎設施功能提升,切實改善城區環境面貌。加快推進哈達灣區域搬遷改造,配合市政府啟動城市地下管廊等重點工程建設。著力突破征遷瓶頸,全力推進吉林大街工字樓改造、四川街棚戶區改造等5個重點項目征收進程。實施老舊小區、小街小巷改造整治工程,維修維護巷路20條,清理雨污排井890座。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努力提高數字化管理水平,重點解決違章(法)建築、占道經營、靜態交通等城市頑疾,全力打造6條精品街路、創建12個精品小區;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紮實做好環衛保潔、城區清雪等民生保障工作。推進物業管理規范化,進一步理順棄管小區管理體制,鼓勵實行自治管理。整頓和規范建築市場,加強建築工程質量監管,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推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建設特色人文城鎮。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采取政府引導、規劃引領、市場運作的方式,逐步建設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鎮。深入挖掘北方道地藥材和中醫文化資源,結合山水休閑旅遊生態開發,積極推進左傢北藥種植基地、健康養生基地等項目建設,打造以北方藥材種植、研發、加工為基礎,康養旅遊文化產業為依托的左傢北藥/健康小城鎮。充分發揮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現代農業先導區的優勢,推進農副產品交易平臺、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打造生態農業、稻米加工、休閑觀光等產業高度融合的孤店子生態農業小鎮。圍繞溫泉資源做文章,完善樺皮廠鎮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白樺林?傢溫泉、祥康養老中心等項目建設進程,打造樺皮廠溫泉小鎮。依托霧凇島、九泉山、漁樓鷹獵等自然和人文優勢資源,加快民族特色建築改造,豐富旅遊項目,打造以冰雪旅遊為主、四季旅遊融合發展的土城子霧凇冰雪旅遊小鎮。以民族文化為基礎,重點發展滿族特色旅遊項目,打造兩傢子鄉特色民族風情小鎮。



(六)堅持創新為要,下好深化改革先手棋。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聚焦發力,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深化改革,推動各項改革向縱深發展。



全面深化改革。紮實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推動“多證合一”,強化清單動態管理。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建設,實現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全覆蓋。有序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推動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逐步形成協同發展的醫療服務體系和分級診療的就醫格局。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行股份合作,積極探索第三方管理運營模式。全面完成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改革,推進建立城市管理領域“大部門制”。推進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推動開發區整合升級。不斷創新社區管理服務模式,全面推廣綠地?築石紅等社區先進管理經驗,大力實施幸福社區創建工程,首批重點打造天勝、錦東、華業等15個示范幸福社區。



厚植創新沃土。聚焦昌邑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深入推進校城融合發展戰略,加強與浙江等發達省份對口合作,強化政策導向作用,吸引高端生產要素和創新要素集聚,做好吸收再創新、集成再升級、融合再發展的“內傢功夫”。充分發揮北鬥院士站科技引領優勢,不斷激發億邦眾創空間、吉林市智慧城市科技產業創業園、烏拉電子商務產業園等孵化基地創新創業活力,加強與中國農科院特產研究所、北華大學、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等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精心培育壯大國投創智、雙贏木工等一批潛力大後勁足的高新企業,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打造創新型人才隊伍,積極落實獎勵政策,著力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培養儲備高端和高技能人才,為創新發展提供充足人才保障。



(七)堅持綠色為源,持續推進生態區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統籌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堅決守住生態環境紅線,推動昌邑綠色崛起。



強化生態保護。全面落實中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指示精神,完善環境保護工作領導體系,逐步建立解決突出環保問題長效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大環保格局。加大中央環保督查案件跟蹤整改力度,嚴防問題反彈。強化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培育公眾良好的生態意識和“隨手環保”的生活習慣。加強污染源頭控制,推進醫療、汽修等行業深度治理,鼓勵企業改造落後產能,不斷降低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實施“綠滿昌邑”行動,完成造林綠化800畝,義務植樹40萬株,力爭森林覆蓋率達到18.5%,打造生態穩壓器。加快實施生態細胞工程,新增1個生態鄉鎮和3個生態村。



深化環境治理。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企業的執法檢查力度,實時動態掌握環境質量,強化責任追究和損害賠償制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著力提高大氣、水和噪聲等環境污染整治成效。嚴格落實河長制,繼續實施奉士河、鰲龍河、搜登河等河流流域綜合治理,強化飲用水水源保護,進一步提升水環境質量。推進秸稈禁燒及多元化綜合循環利用,加強城市揚塵污染管控,深化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切實提高空氣質量。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整治,推動畜禽養殖的限養、禁養和退出。深入開展民生環保行動,深化餐飲娛樂、建築施工、再生資源回收等行業專項整治,為居民提供優美、整潔、幹凈的生產生活環境。



(八)堅持民生為本,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我們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奮鬥的目標,堅持發展和改善民生的決心、力度、投入隻增不減,全面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打好脫貧之戰。嚴格落實精準扶貧“路線圖”和“五個一批”措施,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確保實現左傢鎮馬虎頭村脫貧退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4人脫貧出列。打好產業扶貧攻堅戰,促進市場主體與貧困戶精準對接,力爭新增產業扶貧項目10個以上,發放扶貧貸款40萬元以上。打好保障扶貧攻堅戰,堅決兌現教育助學、醫療救助、就業安置、社會保障等政策,讓政策的陽光雨露惠及所有貧困戶。



織密保障之網。深入實施就業創業行動,開發就業崗位2.1萬個,轉移農村勞動力3.3萬人次;不斷提高城鄉低保標準,落實特困人員供養政策,對城市“三無”、農村“五保”對象實施兜底救助。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老人和婦女的社會關懷;推進智慧傢園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打造“醫養結合”養老新型示范點,新增養老服務床位200張。以保障受災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為重點,全力抓好災後恢復重建,完成鰲龍河堤防、11座涵閘、1座涵管及3.75公裡水毀道路修復工作。



把準民需之脈。深化大學區管理改革,推進“互聯網+教育”創新行動,全面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擦亮特色教育品牌。實施薄弱校改造項目4個,虹園學校和逸文中學中考體育測試場年內交付使用;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推進昌邑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持續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新建改建區醫院、結核所和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一步加強骨傷、口腔特色醫院建設,全面提升基礎醫療綜合服務能力;深入落實兩孩政策,規范實施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嚴控出生人口性別比,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鑄牢安全之盾。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強化隱患排查、事故預防與專項整治,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充分發揮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體系作用,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確保全區安全形勢保持穩定。健全完善社會矛盾糾紛調解體系,實現社會矛盾有效預防和依法化解。健全常態化嚴打整治機制,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力度,註重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昌邑。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瞭新時代,昌邑的繁榮發展開啟瞭新篇章。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面對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攻堅難題,我們將順應改革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加快轉變職能,切實改進作風,不斷提升行政效率和施政水平,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一)堅持科學施政,全面打造法治型規范型政府。嚴格按照職權法定、程序合法的要求,做到按程序議事、按制度辦事。進一步健全依法決策體制機制,完善法律顧問制度,推進公職律師法律服務。加強行政執法監管,暢通行政投訴受理渠道,切實做好行政復議、行政調解等工作。全面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全面提高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依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高標準做好議案、提案及社情民意辦理工作,進一步發揮好區長電話室社會監督作用,辦好“區長接待日”活動,群策群力共同促進政府執政的科學性、規范性、合法性。



(二)堅持高效勤政,傾力構建服務型務實型政府。深入推進簡政放權,積極承接事權下放,動態管理權責清單,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成政務服務中心升級改造,推進審批事項應進必進。統籌“互聯網+政務”建設,真正做到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鞏固“兩學一做”活動成效,改進行政作風,提升行政效率。集中全部精力抓落實,把破解難題作為抓落實的著力點,把基層一線作為抓落實的主戰場,進一步完善督導落實機制,明確重點任務責任部門、工作目標和完成時限,做到立說立行、一抓到底,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推進各項工作高效落實。



(三)堅持以誠興政,著力塑造誠信型責任型政府。秉持誠信為本、取信於民的原則,全力打造“親”“清”政商關系,嚴格兌現政策承諾,加強政務失信問責,積極營造全社會鼓勵誠信、懲戒失信的良好環境,不斷提升政府公信力。強化政府對社會的擔當,把保底線、保民生、保公共服務、保社會秩序、保就業作為第一任務;強化政府工作人員對事業的擔當,進一步完善績效考評機制,強化效能督查和行政問責,努力營造善於謀事、勤於幹事的良好工作環境。



(四)堅持從嚴治政,持續鞏固廉潔型透明型政府。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決反對和懲治腐敗,堅決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強化國傢監察、審計監督和重點領域監管,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堅持厲行節約,剛性約束,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確保“三公”經費隻減不增。深入推進部門預決算、重大項目等重點行業領域信息公開,加強基層政務、機關內部事務公開,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各位代表、各位委員,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思想指引新作為。讓我們在省、市、區委的正確領導下,銳意進取、埋頭苦幹,與全區人民一道,向著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富裕、文明、幸福昌邑目標邁進,奮力開創新時代昌邑全面振興發展新局面!





C288F77B5A4E97CB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rz997v5z5 的頭像
    jrz997v5z5

    是不是一個明天

    jrz997v5z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