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ml模版在臺北

台中進銷存軟體推薦振川財務管理系統

著名台中財務軟體畫傢。

在臺北的第一個清晨醒得很早。

坐旅行車穿過臺北市區,向東南方向的“中山紀念堂”出發途中,看到市民正忙著上早班,熙熙攘攘,景況與大陸許多地方大致相同。隻是街上摩托車較多,馬路較窄罷瞭。不久,開始爬山,眼前的植被越來越豐茂。此時,天正飄著小雨,被雨水滋潤後的各種樹木、小草,以亞熱帶植物獨有的婀娜多姿與潤澤,在微風中搖曳著。導遊講,山原名叫草山;1949年,蔣介石到臺灣後改名陽明山。

途中,能見到許多設計別致的別墅。我想,這該是臺北風景區的好居處。李敖在鳳凰衛視多次提到自己在陽明山有個傢,那時,我便記下瞭這個山名。山越來越高,山澗盡處,即在半山之上轉過溪澗的一塊開闊地,聳立著碧瓦朱簷、鱗次櫛比的仿古建築。在青碧色大理石回廊裡,點綴著精美華麗的建築,步入其間,讓人有入仙境之感。

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臺灣為表示對中華文化的承繼,建瞭這組具有中國古典風格的建築——國父紀念館。紀念館分前後兩部分,前部似天壇的園壘,後部為明故宮的大殿,圓與長巧妙的結合,顯示出設計者的匠心。據說,這是一位極有才華的女建築師的傑作。從建築美學角度來看,臺灣在對中華傳統建築的美學承繼方面很有成績,即使今天來看,臺北的中山樓依然是一座有代表性的經典建築作品。

午飯後不久,在下士林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畫展。這對我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實現瞭我多年的夙願。大陸解放前,故宮的許多名畫被弄到瞭臺灣,由於兩岸的狀況,想看到這些故宮藏畫可謂難於上青天。上世紀90年代,我在新加坡探親,大哥振霄的一個朋友在新加坡一傢報社做主編。當時新加坡與臺灣的交往較多,一次聚會,我們自然談起臺灣故宮的藏畫。臺北故宮出版的《故宮周刊》為介紹臺北故宮藏畫最權威的刊物,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北京就有這個刊物。我在學習繪畫的初期,也經常看這本雜志。對學習傳統繪畫的人來說,這真是個寶庫,百看不厭。言談之間,這位主編先生講,他願送我一批臺北的《故宮周刊》,隨後他連續送瞭10多年,這是我最早接觸臺北故宮的藏品。我非常感謝這位主編,並送自己的畫作,以示答謝。這些刊物不僅介紹瞭許多見不到的畫,同時對各個歷史時期繪畫的分析也獨具慧眼,深入淺出,圖文並茂。這次,我有機會在臺北故宮看到這些歷史真跡,可謂人生之盛事,心情的激動與感慨可想而知。然而,遺憾的是這次臺北故宮展出的作品較少,但看到多幅明代仇十洲的作品,也屬不易。最為可貴的是其中存有宋“巨然”的山水畫一幅,畫幅雖不大,但氣象赫然,高古之風讓人拜倒而後欲追之無門。我深感藝術貴在精神,精神可穿越時空去影響和感召後世,可見文化精神魄力之無窮。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rz997v5z5 的頭像
    jrz997v5z5

    是不是一個明天

    jrz997v5z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